關於我們 香港研究概覽 研究個案 研究資助計劃 撥款申請小錦囊 就業發展
關於我們 香港研究概覽 研究成就 研究資助計劃 撥款申請小錦囊 就業發展
EN

香港研究概覽

香港研究概覽

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躍進成國際金融中心,匯聚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和技術,蓬勃發展。隨著時代變遷,香港逐漸邁向知識型經濟,發展創新研究與推動社會進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研究帶著甚麼目的和意義呢?研究使人類和社會進步,亦是一個反映社會文明的指標。研究一方面能創造和發掘新知識,滿足人類對知識和精神層面的追求;另一方面研究能夠轉化知識,使之能夠予以應用,提升生活質素。縱然研究不一定有即時影響,但卻意義深遠。故此,高質及持續性的研究可以為社會帶來最大的推動力,其影響力可超越學術層面,對經濟、社會、文化、公共政策或服務、公共衛生、環境或生活質素均可帶來實質的貢獻和正面影響。

研究並不局限於大學,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近年發展蓬勃的人工智能、虛擬實境和電子商務、機械人技術等技術,不但提升我們的生活,亦可應用到不同層面,這些都有賴各種各樣的研究作為根基。另一方面,研究亦可適時協助社會應變特殊狀況,如了解社會現況、應對天災、對抗和預防疫情等。同時,研究能夠推動香港與不同國家合作,透過學術和技術交流,香港的研究成果能夠與國際分享。由此可見,研究可以幫助促進社會文明,了解現在、思考未來,亦可體現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軟實力。

 

基礎、應用及轉化研究

研究過程是一個連續統一體,難以劃分為不同的單元。可是,就研究資助而言,研究通常分為基礎、應用及轉化研究三類:

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

旨在創造知識,並向研究人員提供支援,構思創新研究意念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

目標導向,旨在獲取知識作實際用途,以及在實際情況中應用知識

基礎研究

轉化研究

把研究結果轉化成有用的產品

我們可簡單把三種研究以河流概念詮釋,上游代表基礎研究,中游為應用研究,下游則是轉化研究:

基礎研究可視為研究的起點,著重探討新知識。由於此類研究比較重視學術成就,所以在香港主要由教資會資助大學進行;應用研究著重應用性,往往需要市場導向和消費行為來決定;轉化研究則著重實用性,我們可理解為研發及生產切合社會需要的產品。

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面向世界、連接中國。中西文化交融的優勢既能促進國際間的交流,亦為香港的研究帶來不同發展機遇。本港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上均有著出色表現,反映其學術水平、科研實力均備受讚譽。我們的研究力量、人才、國際經驗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吸引了許多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人才在港從事研究工作,令香港的研究於過去數十年間蓬勃發展,在港的研發人員數目亦持續上升。

研究人員數目

31,2822016

>>

35,4162019

13.2%

研發人員數目(相當於全日制的人數計算) 2016 2017 2018 2019
整體研發人員數目 31,282 (+4%) 32,355 (+3%) 33,577 (+4%) 35,416 (+5%)
工商機構 12,318 (+0.8%) 12,792 (+4%) 13,156 (+3%) 13,748 (+4%)
高等教育機構 18,134 (+5%) 18,655 (+3%) 19,482 (+4%) 20,643 (+6%)
政府機構 830 (+18%) 908 (+9%) 938 (+3%) 1,025 (+9%)

 

加強支持研究人員的工作及培育研究文化,將有助推動研究產業的蓬勃發展,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維持香港國際級城市的地位。

香港特區政府制定了各種策略和措施,建立完善的研究及發展政策框架,以確保香港在技術和經濟上有能力應對未來的挑戰。現時有不同的政府部門提供研究資助計劃,支持涵蓋自然科學、工程、醫療及衞生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及藝術等領域進行的研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 2017 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公布,政府已訂立目標,於本屆政府五年期結束前(即 2022 年),把研發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加倍,即由 0.73%增加至 1.5%。為達到目標,政府在科研資金、人才、基建,以及推動科研合作方面推出了多項新措施,包括:

政府統計處的2019 年香港創新活動統計顯示,本地研發總開支〔即工商機構、高等教育機構及政府機構(包括公共科技支援機構)在本地所進行的內部研發活動的開支總額〕達 263.33 億元,較 2018 年上升8%。而本地生產總值在同期錄得1%的增長,因此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18年的0.86%上升至2019年的0.92%。

近年來,高等教育機構的內部研發開支一直有上升的趨勢。在 2019 年,高等教育機構的內部研發開支達 134.32億元,較 2018年上升9%。政府機構(主要是公共科技支援機構)在 2019年的內部研發開支達 12.84 億元,較 2018年上升12%。

香港有不少優秀和出色的科研人才。為了充分釋放香港在研究方面的力量,並促進技術轉移及研發成果實踐,政府將通過提供更多資源和更新相關政策和措施,積極培養和吸引研究人才。

以下是提供研究資助計劃的機構和部門:

由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及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是專為促進及支持本地公共政策研究而設的資助計劃,目的是推動公共政策研究及實證為本研究以促進公共政策討論。當中,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旨在支持年期較長而又符合策略議題的公共政策研究,並藉此建立相關機構的研究能力及推動院校/智庫就策略議題的協作。

教育局負責制訂、發展和檢討由學前至高等教育程度的教育政策、計劃和法例,亦透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支持高等教育界的學術研究工作。

環境保護署管理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藉着鼓勵市民改變個人行為及生活方式,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並開發或引入創新科技及作業方法,從而改善環境和節約資源。主要的資助計劃有社區減少廢物項目、環保教育和社區參與項目,以及環保研究、技術示範和會議項目。

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旨在建立科研能力,鼓勵、促進和支援醫療衞生研究,透過建構並應用從本地醫療衞生研究所得以實證為本的科學知識,協助制訂醫療政策、改善市民的健康、強化醫療系統、改進醫療實務、提升醫療護理水平及質素,以及推動臨床醫療服務的卓越表現。基金也為以實證為本的促進健康項目提供撥款資助,透過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改變不良健康的行為及締造健康的生活環境,鼓勵市民選擇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創新及科技署管理「創新及科技基金」,銳意提升本地經濟活動的增值力、生產力及競爭力。基金鼓勵和協助香港的企業提升科技水平,並為其業務注入更多創新意念。基金設有不同的計劃,旨在支持研究及發展、推動科技應用、培育科技人才、支援科技初創企業及培養創科文化。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主要通過兩個途徑為大學的研究項目及活動提供經常撥款,分別為撥作研究用途的整筆補助金,以及研究資助局(研資局)以競逐形式批出的研究用途補助金。整筆補助金內的研究用途撥款,主要用於確保大學配備合適的研究基礎設施,藉提供教學人員、技術/支援人員及設備/資源,推動研究及研究主導的教學工作。至於研資局逐次批出的研究用途補助金,則用於資助整筆補助金不足以承擔的大型研究項目。